取得多项突破!这张成绩单亮了!
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实验室从一开始就高规格高起点建设,短短一年时间,取得了多项突破,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高规格 高起点
省级重点实验室简介
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由国家级人才、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教授领衔,现有各相关学科科研骨干近80人。
实验室致力于服务有效支撑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广东省“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省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
从筹备申报到获批建设至今,实验室始终得到了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光谦院士等多位院士、专家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包括三位院士、多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重量级专家学者组成了高规格的学术委员会,王光谦院士亲自担任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院士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杜修力院士等担任副主任。
12月11日,王光谦院士主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专家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都给予了谆谆嘱托和殷切厚望,并从研究方向及定位、交流合作机制、团队管理效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
硕果累累
2022年精彩“成绩单”
2022年是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开局之年。一年来,团队紧密围绕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攻关及应急装备研发等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现了多项突破。
01 “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项目研究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并开展示范应用
该项目由实验室主任马宏伟教授牵头,是我校首个以第一单位承担的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
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与灾情一体化平台搭建
及工程应用示范
主要面向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的重大需求,由十家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十余项前沿科技攻关,研发出一整套适于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灾情快速评估的技术装备及系统,在硬件研发、标准编制、技术创新及一体化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筹备结题阶段,团队已在首都圈、大湾区和川滇地区9个城市的百余栋建筑中开展了工程应用示范,将为政府部门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提供精确高效的智能化、信息化支撑。
02 智能化监测诊断技术服务湾区重大工程安全运维
近年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服役问题频发,加之传统结构监测系统传感器繁多、成本过高等问题。研发基于少量传感器的结构安全监测及智能感知新技术,一直是省重点实验室科研攻关的重要方向。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诊断技术工程应用示范
2022年,马宏伟教授团队顺利中标东莞水道特大桥与大汾北水道特大桥健康监测等重点项目,将为本地重大交通工程量身定制智慧化结构监测系统。
团队研发的轨道超声导波探伤设备也已在轨道交通行业引发广泛关注,“用超声探头轻松一测,便可‘诊断’长达60米的钢轨”,不仅能大幅降低人力消耗,还能将缺陷检测精度从90%提升到97%左右,可以在“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中大显身手。
凭借先进的技术成果及广阔的应用前景,马宏伟教授团队荣获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及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卓越奖等。
03 低碳材料结构应用关键技术解决工程安全保障难题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国家部署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低碳复合材料结构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应用示范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愚教授团队联合中建四局、海川新材等行业龙头企业,针对钢筋锈蚀引发的混凝土结构安全保障难题,深入研究阐明了低碳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机理,创新材料制备工艺,攻克了复合材料筋-混凝土桥面配筋率高且承载力评估不准的瓶颈问题,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高耐久性高韧性预制构件,建立了一整套工程应用价值高的复合材料筋提升混凝土结构关键性能技术,已在32个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示范和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郑愚教授团队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经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04 着力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王光谦院士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以省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为班底组建了“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重点针对工程外部环境监测预警与工程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并与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分中心,共同打造“河流元宇宙平台”。
实验室团队与清华国重实验室共同打造
“河流元宇宙平台”
实验室充分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我校与中交建设集团、东莞市应急局、交通局、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应急管理相关产学研实践基地,助力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开设“工程安全与环保应急管理奋楫计划”特色人才班等,取得良好成效,获得广东省应急厅的充分肯定。
此外,为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合作,实验室已设立并发布首批开放研究基金课题,指南发布短短几天内,已陆续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机构学者的合作意向。
展望未来
奋进新征程 作出新贡献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省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着眼于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长期服役性能与防灾减灾韧性,重点加强在多灾耦合下的工程风险关联识别、评估模拟预测、性态智能感知与安全预警等方向的课题研发力度,推动建立适于大湾区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应急及高效安全运维保障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同时,团队还将积极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科研成果转化与重大工程项目应用,以全面数字化引领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落实与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合作共建市一级桥梁智能化安全监控平台;加快建设与清华大学合作筹办的《城市安全应急》(Urban Safety and Emergency)(拟)英文期刊;高质量开发编写“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系列教材;推进建成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高分数据应用中心,并与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合作共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等,推动省重点实验室各项事业全方位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字来源 | 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
图片来源 | 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
图片设计 | 李明杰
图文编辑 | 何其蓉